今天要和大家講解一種相對比較罕見,且容易被誤會的心理疾病——邊緣人格障礙。
小美在二十歲開始情緒出了問題,情緒忽高忽低。早上覺得很開心,晚上又會感到很抑鬱。小美非常在意人際關係,經常擔心家人朋友會討厭和離棄她。情緒的起伏不但讓她很難受,也影響了與家人和朋友相處,每份工作都做得不長。對小美而言,憤怒、抑鬱、煩躁等情緒表現都像無法控制。
家人多次開解她之後,看了精神科醫生。基於情緒的起伏、衝動的行爲,精神科醫生的診斷為躁狂抑鬱症,並處方了一些情緒藥。之後一年,她轉換了過幾次藥物,但病情未有改善,甚至出現自殘行爲。
家人意識到情況不妙,將她送來醫院。我和主診醫生在病房和她再進行一次詳細的心理和精神評估,診斷小美其實是患上邊緣人格障礙。了解過症狀和成長背景後,發現小美自小就缺乏安全感,容易情緒波動。她非常喜歡與人交往,但又十分敏感,擔心別人不喜歡她,有時候會用一些手段試探別人,結果兩敗俱傷。冷靜之後,小美通常會感到後悔,可是下次又會出現同樣情況。
我們安排小美進行辯證行爲治療(DBT),讓她明白成因,學習處理情緒,特別是在人際關中如何自處,小美的情況漸漸改善。 在我的經驗裡面,邊緣人格障礙患者要成功康復,需要準確的診斷和適當的治療。同時,病人的態度也十分重要,必須坦然地客觀審視自己的思想,行為和情緒,不要輕易將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。江山易改,品性難移,重建性格並非容易事情,需要很大的決心和努力。
(作者為美國心理學會會員 執業臨床心理學及腦神經心理學專家)